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中国得到基本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日前,长江商学院发布疫情以来首份《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在如此大背景下,本期投资者情绪变得相对负面,无论是对未来A股走势、房价走势的看法都比较悲观,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明显下降。这种情绪也反映在对投资品的选择中,本期受访者对理财、基金等保守型资产的投资意愿显著增加,对房地产和海外投资明显看淡。”长江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教授在发布最新一期《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时发表观点认为:“投资者的担心有一定道理。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冲击程度远超SARS和金融危机。疫情很可能使中小企业陷入现金流危机而倒闭。
《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情绪和预期的调查,是基于中国13个重要城市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源于2020年4月份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以及新鲜出炉的上市公司财报以及其他最新的国内外资本市场及宏观数据。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未来走势的看法,以及对经济增长等宏观指标的预期;第二部分结合对宏观经济、上市公司等基本面分析,探讨投资者情绪产生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投资人对市场的理性和情绪性判断是资本市场定价的核心组成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的Robert J.Shiller教授在此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影响下,国内有多家机构也开展了类似调查,但大部分在公开性上存在问题。而且,仅仅了解情绪本身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已经反映在价格之中,重要的是知道这种情绪源自何处,是否合理。
对股票走势明显悲观,对房价预期明显低于上期
受访者对A股走势的看法比上期悲观许多,A股预期回报率首次下降至负值,本期对A股的预期回报率是-1%,比上期下降2.1个百分点。受访者对港股继续维持悲观态度,预期回报率进一步下降至-5.8%。
受访者对房价的预期明显低于上期,不仅预期回报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至1.6%,受访者对房价会发生大跌的预期显著提高,本期对房价出现大跌的预期概率为25%,比上期提高了6.2个百分点。
虽然受访者不看好近期股市的走势,但投资者对股票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投资意愿,比上期有所下降。刘劲教授分析一部分受访者仍然愿意投资股票的原因:1)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大规模控制住了疫情、重启了经济;2)A股的整体估值已在过去20年最低,投资者也认可低估值的吸引力;3)18年、19年的去杠杆已挤出民营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财务杠杆风险;4)中国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已经习以为常,逐步由非常悲观转为相对乐观,认为长期来看中美贸易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总体下调,对汇率和通胀预期相对平稳
受访者下调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本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6.8%)认为未来GDP增速能够超过5%,比上期下降了4.5个百分点,对GDP的预期增长率为4.8%,比上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通胀和汇率的预期总体趋于平稳, 对通胀的预期增长率为3%,对汇率发生大跌的预期概率为19.3%,与上期基本持平。
对一些非必要的社交活动,受访者的消费意愿仍然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餐馆吃饭和商场购物是最受欢迎的两项活动,分别有43%和4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次是乘坐地铁公交和搭乘飞机火车,分别有25%和30%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这几项都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有关,当涉及到一些非必要的社交活动时,受访者的意愿就变得很低,例如酒店住宿、参加课外辅导、使用家政服务和美容护肤。这些都说明民众的心理在经济需求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是缓解民众恐惧心理的最重要举措。
有43%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开支减少,67%的受访者表示今后将更注重健康投资
疫情对消费者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只有4.8%的受访者表示此次疫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实质影响,有3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收入明显下降,有5.8%的受访者表示失去了工作,失业和收入下降的人数共有43%。
我们猜测,疫情会不会对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产生影响,比如更注重健康,更愿意享受生活。结果显示,高达67%的受访者确实表示自己今后会更加注意健康投资,但是愿意换新车的人数占比只有15%,而愿意给自己换个更好房子的人数更少,只有2.2%,这与前面受访者对房市悲观的态度吻合。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此次疫情中国政府迅速和有效的防疫措施为世界瞩目,约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约40.5%的受访者对外国政府指责中国的言论感觉非常不公平。
疫情对经济冲击巨大,远超SARS和金融危机
新冠疫情不同于SARS,SARS影响范围小,主要聚集在中国及周边,持续时间短,总感染人数只有8422人。新冠疫情也不同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这类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它更是一场自然灾难,在疫苗和特效药问世之前,切断传染链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实施测试、隔离和广泛的关闭,这给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带来沉重打击。
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跌6.8%,假设1月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则2月和3月经济实际上下滑了13.2%。美国和法国一季度GDP同比下跌4.95%和5.2%,同样假设1月和2月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则3月经济下滑幅度达到19.7%和18.6%。
中小企业承压严重,加大失业风险
大量服务业由于疫情而停摆,这对中小企业形成巨大压力,据2018年全国经济普查,我国服务业中中小企业的就业占比约70% ,其中,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修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中小企业就业占比更是达到90%以上,这几个行业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我国统计局报告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不高,只有5.9%,但同时报告的外出农民工则由1.8亿下降至1.2亿。美国4月底的失业率飙升至14.7%,疫情爆发前美国失业率不到4%。
继续持有黄金,看好A股市场
相对于2019年的第四季度,2020年的第一季度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百年一遇的挑战。今后十年,不确定性在增加,而不是减少。所以,报告建议投资者加大对黄金的投资以规避风险。其次,A股和港股市场都有很好的性价比。在政府增大救市力度时,应该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中国的IT、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型企业,都有非常光明的未来。新冠疫情也从侧面证明了它们的强劲生命力。
《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情绪和预期的调查,是基于中国13个重要城市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源于2020年4月份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以及新鲜出炉的上市公司财报以及其他最新的国内外资本市场及宏观数据。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未来走势的看法,以及对经济增长等宏观指标的预期;第二部分结合对宏观经济、上市公司等基本面分析,探讨投资者情绪产生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投资人对市场的理性和情绪性判断是资本市场定价的核心组成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的Robert J.Shiller教授在此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影响下,国内有多家机构也开展了类似调查,但大部分在公开性上存在问题。而且,仅仅了解情绪本身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已经反映在价格之中,重要的是知道这种情绪源自何处,是否合理。
对股票走势明显悲观,对房价预期明显低于上期
受访者对A股走势的看法比上期悲观许多,A股预期回报率首次下降至负值,本期对A股的预期回报率是-1%,比上期下降2.1个百分点。受访者对港股继续维持悲观态度,预期回报率进一步下降至-5.8%。
受访者对房价的预期明显低于上期,不仅预期回报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至1.6%,受访者对房价会发生大跌的预期显著提高,本期对房价出现大跌的预期概率为25%,比上期提高了6.2个百分点。
虽然受访者不看好近期股市的走势,但投资者对股票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投资意愿,比上期有所下降。刘劲教授分析一部分受访者仍然愿意投资股票的原因:1)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大规模控制住了疫情、重启了经济;2)A股的整体估值已在过去20年最低,投资者也认可低估值的吸引力;3)18年、19年的去杠杆已挤出民营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财务杠杆风险;4)中国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已经习以为常,逐步由非常悲观转为相对乐观,认为长期来看中美贸易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总体下调,对汇率和通胀预期相对平稳
受访者下调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本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6.8%)认为未来GDP增速能够超过5%,比上期下降了4.5个百分点,对GDP的预期增长率为4.8%,比上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受访者对通胀和汇率的预期总体趋于平稳, 对通胀的预期增长率为3%,对汇率发生大跌的预期概率为19.3%,与上期基本持平。
对一些非必要的社交活动,受访者的消费意愿仍然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餐馆吃饭和商场购物是最受欢迎的两项活动,分别有43%和4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次是乘坐地铁公交和搭乘飞机火车,分别有25%和30%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这几项都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有关,当涉及到一些非必要的社交活动时,受访者的意愿就变得很低,例如酒店住宿、参加课外辅导、使用家政服务和美容护肤。这些都说明民众的心理在经济需求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是缓解民众恐惧心理的最重要举措。
有43%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开支减少,67%的受访者表示今后将更注重健康投资
疫情对消费者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只有4.8%的受访者表示此次疫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实质影响,有3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收入明显下降,有5.8%的受访者表示失去了工作,失业和收入下降的人数共有43%。
我们猜测,疫情会不会对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产生影响,比如更注重健康,更愿意享受生活。结果显示,高达67%的受访者确实表示自己今后会更加注意健康投资,但是愿意换新车的人数占比只有15%,而愿意给自己换个更好房子的人数更少,只有2.2%,这与前面受访者对房市悲观的态度吻合。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此次疫情中国政府迅速和有效的防疫措施为世界瞩目,约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约40.5%的受访者对外国政府指责中国的言论感觉非常不公平。
疫情对经济冲击巨大,远超SARS和金融危机
新冠疫情不同于SARS,SARS影响范围小,主要聚集在中国及周边,持续时间短,总感染人数只有8422人。新冠疫情也不同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这类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它更是一场自然灾难,在疫苗和特效药问世之前,切断传染链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实施测试、隔离和广泛的关闭,这给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带来沉重打击。
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跌6.8%,假设1月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则2月和3月经济实际上下滑了13.2%。美国和法国一季度GDP同比下跌4.95%和5.2%,同样假设1月和2月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则3月经济下滑幅度达到19.7%和18.6%。
中小企业承压严重,加大失业风险
大量服务业由于疫情而停摆,这对中小企业形成巨大压力,据2018年全国经济普查,我国服务业中中小企业的就业占比约70% ,其中,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修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中小企业就业占比更是达到90%以上,这几个行业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我国统计局报告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不高,只有5.9%,但同时报告的外出农民工则由1.8亿下降至1.2亿。美国4月底的失业率飙升至14.7%,疫情爆发前美国失业率不到4%。
继续持有黄金,看好A股市场
相对于2019年的第四季度,2020年的第一季度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了百年一遇的挑战。今后十年,不确定性在增加,而不是减少。所以,报告建议投资者加大对黄金的投资以规避风险。其次,A股和港股市场都有很好的性价比。在政府增大救市力度时,应该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中国的IT、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型企业,都有非常光明的未来。新冠疫情也从侧面证明了它们的强劲生命力。
qyangluo